衣(拼音:yī、yì)是汉语一级通用规范汉字(常用字)。此字初文见于商代甲骨文,其古字形像上衣,本义即上衣,古代下衣叫裳。后为衣服的总称。又引申为覆盖在或包在物体表面的东西。以上义读yī。由衣的作用引申出包裹、覆盖的意思。
衣 yì 〈动〉 (1) 穿衣 [wear;put on] 许子 必织布然后衣乎?—— 《孟子·滕文公上》 许子 衣褐。 妇人不织,禽兽之皮,足衣也。—— 《韩非子·五蠹》 又如:衣紫腰金(身穿紫衣,腰系金带。喻高官厚禄,荣华富贵);衣帛(穿丝制的衣裳);衣冠(穿衣戴帽)
2025年2月1日 · 衣 (きぬ) 落 (おとし) (kinuotoshi): a particular moment in a noh play where a character approaches the bridge and removes an outer robe wrapped around their hips
衣 (衣部+0畫,共6畫,倉頡碼:卜竹女(yhv),四角號碼:0073 2 ,部件組合: ⿱亠 𧘇 ) 康熙部首 第145個( 衣部 ) 第300個 說文解字 部首
衣的拼音是yī,衣字共6画,部首是衣部,本页介绍衣字的意思,衣的详细解释,衣的读音、笔顺,还包括衣的翻译、输入法、异体字、造字法、结构、五行、电码、五笔、仓颉等。
甲骨文二例: 像衣領、左右袖子和衣襟向左掩覆的樣子。 和 字的構形相同,只是多了些飾紋。 金文二例,顯承甲文 而來,只是第二例少了衣襟覆蓋的末筆,然不影響其音、義。
衣[yì] 〈动〉 1 穿衣 ([En.] wear;put on) 【引】 1 《孟子·滕文公上》:许子必织布然后衣乎? 许子衣褐。 2 《韩非子·五蠹》:妇人不织,禽兽之皮,足衣也。 【例】 又如:衣紫腰金(身穿紫衣,腰系金带。喻高官厚禄,荣华富贵);衣帛(穿丝制的衣裳);衣冠(穿衣戴帽)
衣 yī ㄧˉ 人穿在身上用以蔽体的东西:衣服。衣着(zhuó)。衣冠。衣架。衣锦还(huān)乡。 披或包在物体外面的东西:炮衣。糖衣。肠衣。 中医把胎盘和胎膜统称为“胞衣”。 姓。 英文翻译 clothes, clothing; 笔划顺序 :
《说文》:“衣: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领口,两旁象袖筒,底下象两襟左右相覆,为上衣形。“衣”是汉字的一个部首。从“衣”的字与衣服有关。本义:上衣2:yì,穿,拿衣服给人穿。如“解衣衣我”,前一个“衣”读一声,第二个“衣”读四声。
「衣」基本解释 衣 yī ㄧˉ 1. 人穿在身上用以蔽体的东西:~服。~着(zhuó)。~冠。~架。~锦还(huān)乡。 2. 披或包在物体外面的东西:炮~。糖~。肠~。 3. 中医把胎盘和胎膜统称为“胞衣”。 4. 姓。 点此查看:【衣】更详细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