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22日 · 斯金纳的研究没有引起太大争议,成为迷信心理研究的经典案例。 心理学家布鲁纳和列维斯基后来进行的人类实验也证实了人们易于形成迷信行为。 尽管有人对用鸽子作为实验对象提出质疑,但斯金纳的研究为理解迷信行为提供了重要线索。
2024年9月12日 · 斯金纳的行为主义心理学是强调行为本身,而不是思想和感觉的理论。 他认为人类的思想和感觉可以通过环境的模式和刺激来塑造和控制。 他的实验以及他的理论已经证明了这一点,并且是行为主义心理学的支柱之一。
2024年4月17日 · 斯金纳将“正强化”定义为给予奖励以增加期望行为,如同“上班给薪”,这鼓励了“进取”的动力,工资的吸引力促使我们更积极地投入工作。 而“负强化”则是消除厌恶刺激以增强行为,例如“坦白从宽”,避免严厉惩罚,促使人们选择坦诚面对。
2024年9月2日 · 斯金纳操作条件作用学习理论中,“泛化”和“分化”是两个关键概念,它们在经典条件作用理论中也有提及,但实际应用中,它们在操作性条件作用中同样重要。 泛化指的是对与条件刺激相似的刺激作出相同的反应,而分化则是指对不同的刺激作出不同的反应。
2024年10月29日 · 斯金纳进一步将行为划分为两类:应答性行为与操作性行为。 应答性行为是对刺激的直接反应,而操作性行为则是个体主动发起的行为。 斯金纳指出,人类的大部分行为属于操作性行为,这类行为的习得与及时强化密切相关。
2023年8月7日 · 以后,斯金纳又将强化理论进一步发展,并用于人的学习上,发明了斯金纳的程序教学法和教学机。 他强调在学习中应遵循小步子和及时反馈的原则,将大问题分成许多小问题,循序渐进;他还将编好的教学程序放在机器里对人进行教学,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2016年5月31日 · 斯金纳近乎极端的科学化追求,试图用科学改造人文的思想方法,使他的理论成为学界争议的焦点。 而正是这种争议,为包括管理学在内的社会科学发展提供了必要的张力,也为斯金的黄定了大假的声望。
斯金纳发现了操作性条件反射现象,并对其进行了认真的实验和理论研究。 这项研究丰富了条件反射的实验研究,填补了条件反射类型上的一项空白,同时也打破了传统行为主义的“没有刺激,就没有反应”的错误观点。
2017年3月12日 · 斯金纳认为操作学习与反射学习是不同的.反射学习是s-r的过程,而操作学习则是(s)-r-s的过程,重要的是跟随反应之后的刺激.比如,幼儿园的学生入园第一周,可能会发出许多反应,如和其他学生交谈、注意老师、在屋子里走动、打扰其他学生等.随着老师强化某些 ...
简述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学说?斯金纳认为一切行为都是由反射构成的。任何刺激--反应单元都应看作是反射,心理实验者的任务就在于给予已知的刺激并观察学习者的行为,从而探究学习的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