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弘景是我国 本草学 发展史上早期贡献最大的人物之一。 在他生活的年代,本草著作有10余家之多,但无统一标准,特别 古本 草书由于失效年代久远,内容散乱,草石不分,虫兽无辨,临床运用颇为不便。
陶弘景(456年4月30日—536年3月12日;南朝宋 孝武帝 孝建三年-梁武帝 大同二年),字通明,自號華陽隱居,賜號貞白先生,丹陽 秣陵(今中华人民共和国 江蘇省 南京市 江寧區)人,南朝 道士、醫學家、文學家與書法家,博學多才,善於描寫自然風景,精通 ...
2024年1月17日 · 陶弘景(456年4月30日—536年3月12日;南朝宋 孝武帝 孝建三年-梁武帝 大同二年),字通明,自号华阳隐居,赐号贞白先生,丹阳 秣陵(今中华人民共和国 江苏省 南京市 江宁区)人,南朝 道士、医学家、文学家与书法家,博学多才,善于描写自然风景,精通 ...
陶弘景(456—536),丹阳秣陵(今江苏南京)人,字通明,卒谥“贞白先生”。 南朝齐、梁时期道教思想家、医学家、文学家。 早年服膺儒学,热中仕进。
陶弘護(日语: 陶 弘護 / すえ ひろもり Sue Hiromasa ,1455年10月13日—1482年6月13日、康正元年九月三日—文明十四年五月廿七日),室町时代武將、大內氏重臣,父為陶弘房,母為仁保盛鄉之女,弟為右田弘詮,妻子則為益田兼堯之女 [1]:23-24 。
2024年10月14日 · 陶弘景( 456~536 )生于江东名门,字通明,丹阳秣陵(现南京)人。他经历南朝宋、齐、梁三代,在齐时曾任侍读,入梁后,辞官隐居句曲山(今句容茅山),钻研学问,修道炼丹,游山访药。
陶弘景(456—536),自号华阳隐居,南朝齐、梁时道教学者、炼丹家、医药学家。 人物简介 陶弘景的思想脱胎于老庄哲学和葛洪的神仙道教,杂有儒家和佛教观
陶弘景 (456—536)南朝齐、梁时道教学者、炼丹家、医药学家。字通明,自号华阳隐居,谥贞白先生。丹阳秣陵(今江苏南京)人。南朝士族出身。
书中辑录陶弘景所撰文章诗赋数十篇。 其中《寻山志》、《水仙赋》、《华阳颂》等篇及诗歌四首,抒发作者忘却名利,寄情山水之怀,仰慕庄列乘风飞举,逍遥太虚之境界,歌咏茅山胜景及居山隐修生活。
一起了解上清派传人、茅山宗创始人、炼丹家、医药家,陶弘景,壮丽的一生。 公元536年,一个85岁、俗名陶弘景的老男人坐化了,史书载陶弘景死后面不改色,关节屈伸如故(“颜色不变,屈申如恒”),更有人说他“能往返阴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