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如何解释世界的事物和现象以及它们之间关系的问题上,目的论认为某种观念的目的是预先规定事物、现象存在和发展以及它们之间关系的原因和根据。目的论有两种主要的表现形式,即外 …
目的论认为,所有翻译活动遵循的首要原则是“目的原则”,即翻译应能在译入语情境和文化中,按译入语接受者期待的方式发生作用。 翻译行为所要达到的目的决定整个翻译行为的过程,即 …
目的论(英语:teleology)与“机械论”相对,是研究目的、目的因、目标、最高的价值、最高的善的哲学理论。 目的论以将来的目的解释过去与现在,机械论则以过去解释现在和将来。
目的论(Skopos theory)是经典的翻译理论,于20世纪70年代兴起于德国,经历了三个阶段的发展,之后逐步扩大影响力,中国翻译界也对目的论做了大量研究。目的论把翻译重心放在译文的 …
目的论 (teleology)是哲学的四个基本领域当中的最后一个,毕竟它的词根 telos 本身就有终极目的、终点、末端的意思。 关于这个telos,宇宙的终极目的的争论,最早出现在古希腊哲学家 …
目的论于20世纪60年代由赖斯和 弗米尔 提出,属于功能派翻译理论的一个分支。 功能目的论的核心是以翻译目的为中心进行 翻译实践 ,它提出了三大原则,即目的原则、连贯原则和忠实性 …
20世纪70年代德国出现的功能派翻译理论家独树一帜,摈弃了 结构主义 刻板模式,以目的为总则,以行为理论
2022年1月20日 · 目的论 是一个多义词,请在下列义项上选择浏览(共4个义项) 本条目是多义词,共4个义项 · 西方伦理思想
2022年1月20日 · 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和自然哲学的基本特点,指自然物遵照一个内在目的而具有存在和变化的规律性。
摘要 目的论是由德国的一些翻译学者始创的功能派翻译理论的核心,目的论的倡导者们试图把翻译从源语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从译入者的新视角来诠释翻译活动。目的论的法则是:目的法则、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