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坶”字的解释,释义,异体字,音韵方言,部首笔画,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源字形
坶即“牧野”,古地名,周武王打败商纣王的地方。 在今中国河南省淇县。 又指由适当比例的砂粒、粉砂粒和黏粒所组成的土壤。
(坶) 朝歌南七十里地。周書曰。武王與紂戰于坶野。 此書序文也。今書序紂作受。坶作牧。詩大明。矢于牧野。正義引鄭書序注云。牧野、紂南郊地名。禮記及詩作㙁野。古字耳。此鄭所見詩、禮記作㙁。書序衹作牧也。許所據序則作坶。葢所傳有不同。
又《广韵》《集韵》莫六切,音目。地名。殷近郊地。《古文尚书》作㙁。《说文》作坶。通作牧。 [1]
“楘”在线新华字典解释,“楘”的拼音、部首、笔画、笔顺、字义解释、同义词、反义词、英文翻译、词义解释、词性变化、康熙字典解释、说文解字、字源演变、常用词组等。
《唐韵 》丑格切《 集韵 》《 韵会 》《正韵》耻格切。𠀤同𤖴。裂也。《礼·月令》 仲冬 ,地始坼。 《後汉·安帝纪》 日南 地坼长百馀里。 《晋史·天文志》 惠帝 中,张华为司空,三台星坼。
周書坶誓作秉白旄。此作把白髦者,葢司馬法之文有不同也。毛詩傳曰:秉,把也。手部曰:把,握也。髦者,旄之叚借字。 凡戉之屬皆从戉。
矛者、酋矛。長二丈。建於兵車者也。其小者可用戰曰鋋。坶誓立爾矛是也。鄭風、魯頌有二矛。秦風有厹矛。方言曰。矛或謂之鋋。師古注漢書曰。鋋、鐵把短矛也。 从金。延聲。 市連切。十四部。
〔垆〕字拼音是(lú),部首是土部,总笔画是8画。 〔垆〕字是左右结构,可拆字为“土、卢”,五行属土。 〔垆〕字仓颉码是gys,五笔是fhnt,四角号码是41107,郑码是bixm,中文电码是1097,区位码是5968。 〔垆〕字的unicode是u+5786,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22406,utf-32 ...
(坫)屛也。陳氏禮書曰。坫之別凡有四。記曰。反坫出尊。論語曰。邦君爲兩君之好有反坫。此反爵之坫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