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树银花”是当地农村元宵节晚上一项不可或缺的民俗表演,它包含着人们祈求风调雨顺、团圆吉庆、和顺幸福的深刻含义。 “铁树银花”制作材料及方法如下:原材料为木炭、灰铁等。
铁树银花是一种民间艺术,大型的民间传统焰火表演,起源于北宋,鼎盛于明清,至今已有千余年历史。 “抡铁花”也就是要申报的民俗类项目“铁树银花”出自杨家营杨氏家族,主要的传承人就是杨凤山老人。
2018年3月21日 · “铁树银花”是当地农村元宵节晚上一项不可或缺的民俗表演,它包含着人们祈求风调雨顺、团圆吉庆、和顺幸福的深刻含义。 “铁树银花”制作材料及方法如下:原材料为木炭、灰铁等。
永清 “铁树银花”民俗表演 是方圆百里仅存的大型民间传统焰火表演,饱含着当地百姓祈求生活风调雨顺、团圆幸福、和顺吉庆、红火热烈的殷切希望。现在, “铁树银花”作为当地**的旅游观赏项目,吸引了无数中外游客慕名前来观赏。
百度百科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网络百科全书,旨在创造一个涵盖所有领域知识,服务所有互联网用户的中文知识性百科全书。在这里你可以参与词条编辑,分享贡献你的知识。
2018年12月6日 · 烟花爆竹得益于火药技术发展,明清时就已经出现并发展至今。然而,还有一种历史更悠久的花火表演——铁树银花,俗称打铁花,据传,始于春秋时期,冶铁技术的发展,人们将铁也运用到了美学的研究上。
2024年6月2日 · 1. 铁树银花是一种拥有千年历史的民间艺术,它是一种大型的传统焰火表演,起源于北宋,并在明清时期达到鼎盛。 2. “抡铁花”是铁树银花这一民俗项目的别称,其传承主要集中在杨家营杨氏家族。杨凤山老人是这一技艺的重要传承人。 3.
2024年4月3日 · 铁树银花这个词出自唐代时期杜牧的《山行》诗中的“铁索一条江水流,铁树十千对叶摇;银花不落春风里,一片吹散踏青人”。其中“铁树银花”指的是铁树上的银白色花朵。这个词语比喻人们在凛冽寒冬中奋斗不息,展现出顽强不屈、迎难而上的精神。
2017年12月31日 · 12月30日,河北省永清县韩村镇举办“铁树银花”民俗表演迎接新年。 “铁树银花”民俗表演俗称“抡铁花”,“抡铁花”时需要先把木炭、灰铁按一定比例装在铁笼里并砸实,用喷枪将铁笼子里的木炭和灰铁点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