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天之前 · 综上所述,该研究发现了两个水稻耐碱-热qtls基因——att1和att2,它们控制赤霉素(ga)合成,调控slr1蛋白丰度来调节ros和h3k27me3水平,以响应碱-热胁迫;该研究还发现通过精准调控水稻品种的活性赤霉素至中等水平,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环境胁迫对产量造成的 ...
2 天之前 · 综上所述,该研究发现了两个水稻耐碱-热 qtls 基因—— att1 和 att2 ,它们控制赤霉素( ga )合成,调控 slr1 蛋白丰度来调节 ros 和 h3k27me3 水平,以响应碱-热胁迫;该研究还发现通过精准调控水稻品种的活性赤霉素至中等水平,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环境胁迫对 ...
基因的研究,提出了强化水稻耐碱性的策略,以期通过分子生物技术培育耐碱水稻新品种,实现盐碱地改良,扩大水稻种植面积 和总产量,保障粮食生产安全。
2 天之前 · 它们是一对编码ga合成酶ga20氧化酶的同源基因,通过控制ga合成,调控ga信号途径中的负调控因子slr1(della)蛋白的丰度,进而影响活性氧(ros)的 ...
2023年3月25日 · 谢旗团队利用高粱资源群体,通过全基因组关联分析首先定位克隆到一个与高粱耐碱性显著相关的主效位点,命名为at1,其编码一个异源三聚体g蛋白γ亚基(gγ),与水稻的粒形调控基因gs3同源。
2023年3月29日 · 近日,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中国农业大学和华中农业大学等多家研究团队联合在《Science》在线发表了题为A Gγ protein regulates alkaline sensitivity in crops的研究论文,介绍了研究团队在高粱中发现了主效耐碱基因AT1,首次揭示了作物耐碱的分子机 …
2020年3月12日 · 综述了碱胁迫对水稻生长发育和生理生化的影响、水稻耐碱机理及相关基因的研究,提出了强化水稻耐碱性的策略,以期通过分子生物技术培育耐碱水稻新品种,实现盐碱地改良,扩大水稻种植面积和总产量,保障粮食生产安全。
2023年3月24日 · 为解决耐碱研究的材料选择瓶颈问题, 本研究采用了 起源于非洲中部贫瘠土地的高粱作为 实验材料。 土壤盐碱大跨度变化 的环境促使 高粱通过 进化形成了高度丰富的 耐碱性 遗传 资源。
2024年7月5日 · 团队通过全基因组关联分析技术,发现了与耐碱性呈负相关的at1基因(也就是说,缺失了这个基因的高粱更能够耐碱),并且利用特异性荧光探针系统首次揭示了作物高抗盐碱的分子机制。
盐渍化土地分为中性pH的盐地(富含氯化钠和硫酸钠)和高pH的苏打盐碱地(富含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约占60%)。目前我们对于植物 耐盐性 有较深入认识,但是对植物耐碱胁迫环境的认识严重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