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4月29日 · 东晋北伐不能成功,不是因为没有时机和能力,而是因为东晋的内部矛盾。 东晋朝廷不是那种天子一言九鼎的绝对中央集权政府,而是司马氏与世家大族们的联合政权,彼此既互相支持,又互相牵制。
但东晋一方,却能精准的找到前秦军队的最大命门所在,并敏锐的抓住机遇,予以致命一击。 这,就是隐藏在偶然背后的必然。 另外,最后还有一点,值得单独一说: 谢安本身的行为处事方式和人格魅力,也是东晋能够赢得淝水之战的重要因素。
太原王氏在两晋时期发展迅速,政治影响力显著,是中国历史上显赫的世族之一。
多次打败东晋,还灭了两个小国。 即:丁零人(最早是在贝加尔湖附近蹦跶的一个民族)在今河南境内搞出的“翟魏”、慕容垂的侄子慕容泓(前燕景昭帝慕容儁的儿子)在今山西境内搞出的“西燕”——这个“燕”不属于“十六国”范畴。
桓温时期东晋灭成汉之后,的确跨有荆益杨,但当时北方却并不是一个整体,而是前秦、前燕两国,虽然说不存在河北中原关中相互救援的顾虑,但也不存在调虎离山的机会了,因为关中本身就是前秦的统治中心,岂能不重兵布防
公元383年,北魏和东晋两国在淝水(今安徽省淮南市)附近展开了一场激烈的战斗,这就是著名的淝水之战。 这场战役对于中国历史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标志着东晋王朝的崛起和北魏王朝的衰落。
2015年4月20日 · 东晋为晋元帝司马睿所建立,首都为建康。 晋武帝(司马炎)-晋惠帝(司马衷)-晋怀帝(司马炽)-晋愍帝(司马邺) (西晋最后一位皇帝) 【历史】魏咸熙二年十二月丙寅(266年2月8日),司马炎逼迫魏元帝禅让,即位为帝,国号晋,建都洛阳,史称西晋。
淝水之战,发生于公元383年,是东晋时期北方的统一政权前秦向南方东晋发起的侵略吞并的一系列战役中的决定性战役,前秦出兵伐晋,于淝水(现今安徽省寿县的东南方)交战,最终东晋仅以八万军力大胜八十余万前秦军。
东晋(316年-420年),中国朝代名,是由西晋皇室后裔司马睿在南方建立起来的朝廷,统治范围因为中原陆沉,形成特殊的统治形式。 因少数民族内迁,建都洛阳的晋朝(西晋)亡国,琅琊王司马睿在建康即位,即晋元帝,史称东晋,东晋是门阀世族政治。
东晋南北朝继承了这种风气。 南朝梁武帝号称“节俭”,其弟萧弘却奢侈无度。 有人告发萧弘藏着武器,梁武帝怕他作乱,亲自去检查,看到库内皆珍宝绮罗,还有三十间专门用来储存钱币,共有钱三亿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