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解决胆囊癌靶向治疗耐药问题,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的研究人员开展胆囊癌转录组研究。他们发现 ERBB2 i14e 致曲妥珠单抗耐药,干预它可增敏。该成果为胆囊癌治疗提供新思路,强烈推荐科研读者阅读。
为解决胰腺癌免疫治疗难题,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开展了胰腺癌肝肺转移小鼠模型对 IL-1β 阻断反应的研究。结果显示联合疗法效果因转移部位而异,该研究为胰腺癌免疫治疗提供新思路,值得科研人员一读。
研究结果表明,二甲双胍使用者患皮肤癌的风险的确较低,尤其是在研究人员调整了会增加皮肤 癌风险 的其它药物之后。然而他们发现,这种药物并不能保护黑人患者免受鳞状细胞癌的影响。研究人员表示,这种差异或许源于这样一种事实,即这些患者中的鳞状细胞癌通常发生在受阳光保护的地区,这与慢性疤痕和炎症发生密切相关,而这些因素并不会受到二甲双胍使用的影响。二甲双胍可能会通过调节阻断 癌细胞 获取能量和营养物质的机制 ...
2025年2月6日,国家癌症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徐兵河院士等众多国内专家,在Cancer Cell上以Article形式在线发表了题为 Distinct Cellular Mechanisms Underlie Chemotherapies ...
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 阻止癌细胞扩散并使其“饿死”的方法 ,这种名为Zelenirstat的药物 以口服片剂形式提供 ,患者可 在家服用 , 无需住院治疗,也无需放疗化疗。
引言在与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 CRC)的抗争中,研究人员发现了一个令人困惑的现象:即便精准清除表面标志物LGR5+的癌症干细胞(cancer stem cells, CSCs),肿瘤仍会死灰复燃。2月10日Nature ...
除了这一机制外,本文研究还表明,抑制这种表观遗传学机制就能解锁炎性基因并损害持久性细胞的活性,从而为开发新型疗法铺平道路;这一假设就能通过利用特定抑制剂进行的实验得到验证,从而为设计新型靶向性疗法打开一扇大门。如今研究人员的目的就是开发新型药物来选择 ...
2024年2月,国家癌症中心赫捷院士团队在《国家癌症中心杂志》上发表了一篇题为《2022年中国癌症发病率和死亡率》(Cancer incidence and mortality in China,2022)的论文,揭示了中国癌症的相关数据。 研究指出 ...
2024 年 2 月,国家癌症中心赫捷院士团队在《国家癌症中心杂志》上发表了一篇题为《2022 年中国癌症发病率和死亡率》(Cancer incidence and mortality in China, ...
所以,为了远离癌症,赶紧行动起来吧!养成均衡饮食习惯,不暴饮暴食,减少高热量、高盐食物的摄入,增加蔬菜、全谷物和水果的比例;少熬夜、抽烟和酗酒,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坚持运动,控制好体重,对自己的身体好一点。
2024 年 12 月 31 日,由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主办的国产高水平肿瘤学国际期刊 Cancer Communications(2023 年影响因子为 20.1)发表了《CSCO 结直肠癌诊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