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以来,跨国药企密集公布2024年财报。经济观察报统计,截至2月13日,2024年全球制药企业TOP50榜单中前10名的药企都公布了2024年业绩。从业绩表现看,重新洗牌后的格局是“几家欢喜几家愁”。
过去八年,PD-1/PD-L1 检查点抑制剂表现明显优于全球肿瘤市场,2015年-2023年,全球PD- (L)1的市场规模从 15.5 亿美元,增长至 395.5 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达到51.24%。预计在 2025-2030年期间,全球PD-1/PD-L1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市场规模将以每年15%的速度增长,2030 年将达到 845.9亿美元,2030年中国达到731.5亿元人民币。
在爆款大单品的带动下,全球药企营收TOP10的榜单座次也发生了变化,礼来凭借替尔泊肽成为第九,而葛兰素史克则掉出榜单。机构预测,2030年全球抗肥胖药物市场整体规模有望达到1000亿美元。随着司美格鲁肽和替尔泊肽的销量狂飙,2025年的头部格局将如何 ...
潇湘晨报 on MSN1 天
潇湘晨报 的报道
胶东在线2月15日讯当地时间2月14日上午,美国旧金山,全球泌尿肿瘤领域的顶级盛会——美国临床肿瘤学会泌尿生殖系统肿瘤研讨会(ASCO ...
摘要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NTM-PD)和支气管扩张症(简称支扩)的发病率和患病率均呈现增长趋势。NTM-PD可导致支扩,而支扩也是NTM-PD常见的易患因素,两种疾病在病情发生发展中互为因果、相互促进。大环内酯类药物是治疗NTM-PD的核心药物,小剂 ...
PD-1的靶向药物,像是默沙东的“K药”,之前主要集中在肿瘤适应症的研发,其中的PD-1抑制剂通过阻断肿瘤细胞的免疫逃逸机制,提升免疫系统的抗肿瘤能力。然而,Rosnilimab作为一种PD-1激动剂,则采用了一个全新的机制:它旨在耗竭过度表达PD-1的T细胞,激活其他PD-1阳性T细胞,以此恢复免疫系统的正常状态。
也有拥有PD-1肿瘤药的国内药企布局前景广阔的自身免疫领域,但大都围绕其他靶点和机制的药物,而非PD-1激动剂。以君实生物为例,该公司在自身免疫领域的阿达木单抗于2022年获批上市,适应证包括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银屑病、克罗恩病、葡萄膜炎、多 ...
尽管 ICI-T1D 受到了一定关注,但目前对它的了解仍存在诸多不足。尤其是针对中国人群的研究较少,样本量也较小,这使得人们对这种疾病在国内患者中的特点认识不够充分。为了填补这一知识空白,深入了解 ICI-T1D 在中国患者中的临床特征,本研究应运而生。
“十年前我们选择落地浦东张江药谷,始终有一个目标,就是要做创新的、国际一流的且患者负担得起的药物。”十年前定下的目标,银诺医药创始人王庆华博士带领的团队在今年成功达成,自主研发的首个国家一类创新药怡诺轻®(通用名:依苏帕格鲁肽α)1月正式获得获中国国 ...
2024年,默沙东针对多种癌症的K药全球销售额以294.82亿美元18%的增速创下新的销售纪录,蝉联全球“药王”。中国虽已成为全球第二大创新药国家,但本土企业距离登上榜单还需时日。跨国药企排名受重磅药物销售额影响,如K药因在免疫疗法领域的优势蝉联“药 ...
新一代药王“K药”刚刚宣布拿下294.82亿美元销售额后,“网红”司美格鲁肽随即高调宣称,2024年销售额为292.96亿美元,尽管增长迅速,但与“K药”相比仍有一定差距,成为“K药”最强劲敌。 2月5日,诺和诺德公布2024年财报,实现总营收2904.03亿丹麦克朗(约合421.49亿美元),同比增长26%,具体到产品来看,司美格鲁肽的销售额表现较为亮眼。根据财报,2024年,诺和诺德降糖用司美 ...
2月4日,默沙东公布2024年业绩,总营收641.68亿美元,同比增长7%。默沙东制药业务收入574.00亿美元,同比增长7%。其中,中国地区收入同比下滑20%至53.94亿美元,占据默沙东全球制药业务9.4%的份额。此外,研发投入为179.38亿美元,同比下降41%。 梳理默沙东的财报可见,Keytruda(帕博利珠单抗,K药)依旧是其主要营收来源,且在报告期内创造了新的销售记录,以18%的增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