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人员对此进行了推论:如果没有低温环境的保护,这些氨将很难稳定地留存于样本中。因此,他们认为高浓度的氨结合其他有机分子表明了小行星贝努具有独特的合成氨基酸等有机物的环境。这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关于地球外有机物合成的新认识。
据新华社电 日本北海道大学、东北大学、庆应义塾大学等5家日本高校和研究机构日前联合发表新闻公报说,他们参与的一个国际研究团队分析来自贝努小行星的样本发现,其中含有氨基酸、胺等多种有机化合物,特别是检测出了生命体的遗传物质DNA和RNA所必需的全部5种碱基。
日本北海道大学、东北大学、庆应义塾大学、九州大学和日本海洋研究开发机构联合发表的这份公报说,他们参与的研究团队分析了从碳质小行星贝努带回地球的样本,发现里面包括约一万种含氮的有机化合物,包括氨基酸33种,其中14种为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含氮杂环化合物23种,其中包括地球生命遗传物质所必需的全部5种组成核酸的碱基。此外,样本中还发现了大量未知的有机化合物。
新发现为“地球生命起源于外太空论”提供支持,但样本中并未发现实际DNA或RNA。另一面研究主要作者格拉文说:“在贝努中发现一系列简单蛋白质氨基酸和核碱基,距离可被认为是‘生命’的化学系统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
(伦敦31日综合电)根据周三(29日)发表的最新研究,从小行星“贝努”(Bennu)取回的岩石和尘埃样本中发现了一些生命的“基本构成要素”,这为小行星可能将生命的原始成分带到早期地球的理论提供了有力证据。美国太空总署OSIRIS-REx探测器2020年从贝努上收集了样本,初步分析发现样本含碳和水的证据。发表于《自然·天文学》和《自然》的新研究发现,样本中包含多种有机化合物,并含有由浓盐水在贝努母体 ...
PCR 即聚合酶链反应,是一种核酸扩增技术,能在体外快速复制 DNA 或 RNA 片段,就像 “分子影印”。1983 年,美国生物化学家 Kary Mullis 突发灵感,后来这项技术让他在 1993 年获诺贝尔化学奖 。
逆转录转座子是 DNA 片段,当转录为 RNA 时,它编码的酶会将 RNA 复制到基因组的 DNA 中——这是一个自我服务的循环,这使得基因组中充斥着逆转录转座子 DNA。
波士顿 - 专注于RNA生物标志物的公司Genialis宣布继续与瑞士生物制药公司Debiopharm合作。这项合作致力于为WEE1靶向疗法创建预测性生物标志物,扩展了2024年关于在DNA损伤反应(DDR)领域识别生物标志物的协议。 作为Debiopharm药物管线的一部分,WEE1抑制剂目前正在进行1期临床试验。这种研究性药物正在国际研究中被评估为单独治疗和与其他疗法联合使用。 Debioph ...
研究团队发现,细胞在暴露于紫外线后首先响应的是RNA损伤,而这正是触发细胞死亡和皮肤炎症的原因。当ZAK基因被去除后,这些反应也随之消失。为此他们培育了一种缺乏ZAK基因的基因编辑小鼠。与正常小鼠相比,这些小鼠在暴露于紫外线后的头几个小时里,皮肤炎症显著减轻。这意味着ZAK在皮肤对紫外线诱导损伤的响应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德国斯图加特大学的一项突破性研究为合成生物学领域带来了革命性的进展。该校第二物理研究所的团队成功开发出一种基于DNA的纳米机器人,这种机器人能够改造人造细胞,为科学家们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