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此同时,綦江推动园区开发区改革,实行“一章通办”提升办事效率,在15天内就完成企业的项目备案、环评办理等前期工作,帮助企业在5个月内就完成了一期建设并投产。“我原来在其他铝厂工作过,建设周期一般需要18个月。没想到来到綦江,服务变得这么高效!”刘川平说。
由于綦江高新区的高效服务和新能源汽车的市场兴旺,渝创在綦江得到快速发展。刘川平介绍,企业在2022年实现产值2.4亿元,2023年达到7.8亿元,2024年超过了20亿元,税收同比也有大幅增长。刘川平还计划在綦江投资建设企业的研发中心,不断提升产品质量,助推企业做大做强。
近年来,中国的经济发展步伐不断加快,各地方政府为了提高行政效率、促进企业发展,纷纷推出优化营商环境的举措。在这样的大背景下,綦江高新区凭借“一章通办”的新政策,不仅提升了行政效率,更实现了区域企业亩均效益的快速增长。 自2022年投产以来,重庆渝创新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渝创”)稳步运行,甚至在春节期间也毫不松懈。董事长刘川平对此称赞道,这得益于綦江高新区提供的“贴身服务”:小问题当日解决,大问 ...
綦江区全面落实市委六届六次全会部署,以崭新姿态响应改革号召,奋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助力全市全面深化改革先行区建设,力求在现代制造业领域绽放出独特的光彩。站在新时代的风口,綦江区正依托新能源汽车、智能装备制造等新兴产业,全面构筑起多元化、高质量发展的现 ...
由于綦江高新区的高效服务和新能源汽车的市场兴旺,渝创在綦江得到快速发展。刘川平介绍,企业在2022年实现产值2.4亿元,2023年达到7.8亿元,2024年超过了20亿元,税收同比也有大幅增长。刘川平还计划在綦江投资建设企业的研发中心,不断提升产品质量,助推企业做大做强。
近年来,綦江区积极响应国家新能源政策,大力推进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的建设。他们致力于打造智慧、便捷、安全的充电网络,以满足日益增长的新能源车辆充电需求。截至目前,綦江区已经完成了92个充电站的建设,共包含587台充电桩,其中直流充电桩374台,交流 ...
去年,市委六届五次全会提出建设全面深化改革先行区,六届六次全会出台《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加快建设全面深化改革先行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重庆篇章的实施意见》,全面深化改革先行区拉开了建设大幕。
近年来,綦江全力打造智能、便捷、安全的充电网络,目前已建设92个充电站,安装587台充电桩,其中直流充电桩374台、交流充电桩213台,广泛分布于綦江中心城区、周边街镇和高速公路服务区。随着年充电量达到约1000万千瓦时,预计到2025年,这一数字将突破1500万千瓦时。
一是聚焦“公用+特色”,完善品牌建设体系。建立区域公用品牌+地标品牌+企业品牌的三级 农产品 ( 6.710, -0.03, -0.45%) 品牌体系,推动“綦江北渡鱼”入选首批“重庆地标菜”,培育中国驰名商标2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14件、“中华老字号”1个、“重庆老字号”11个,实现綦江“土特产”品牌实力提升。助力企业开拓海外市场,饭遭殃等产品远销澳大利亚等10个国家和地区。
公路方面,计划开工渝宜高速长寿至梁平段改扩建、秀山至印江、涪陵北环等高速公路项目共234公里,建成巫溪至开州、武隆至道真、合川至璧山至江津等高速公路项目260公里。此外,还将加快建设忠县、云阳等地的地方公路项目92公里,并争取启动秀山、城口等一批普通国省道升级改造项目。
2月5日,记者从綦江区交通运输委了解到,今年春节期间,全区交通平稳有序,公路、铁路、水运累计运输旅客11.586万人次。 綦江城区车水马龙。特约通讯员 熊宇 摄 为满足广大旅客在春节期间顺畅、高效、便捷的出行需求,綦江区加大运输调度,强化交通保畅,严格落实客运场站“三不进站、六不出站”、消防安全等重点工作,积极做好引导,为广大旅客营造安全舒适的出行环境。 据了解,春节期间,全区道路运输发送班次26 ...
近年来,綦江农民版画多次在全国大赛中大放异彩,已有1500多件作品被中国美术馆、各大省(市)博物馆、中国驻外大使馆和国外美术馆收藏。綦江农民版画家还应邀赴美国、日本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交流、展出作品。越来越多农民的人生因版画而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