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自大约138亿年前的大爆炸以来,宇宙便一直在膨胀。20多年前,天文学家在观测了遥远星系中的一种特定类型的超新星爆炸后,更是首次发现宇宙的膨胀并未像预期那样因引力的作用而减缓,反而是在加速。这种驱动宇宙加速膨胀的幕后无形力量,也被称为暗能量。宇宙学家通常认为暗能量是恒定的,也就是说它在过去和将来都将是一样 ...
某个晴朗的夜晚,当你抬头望向星空,想象自己所身处的浩瀚宇宙,你是否曾发出过这样的疑问: 宇宙是由什么组成的? 物理学告诉我们,从我们的身体,到天上的太阳,所有物质都是由原子、分子等微小的粒子组成的。 但宇宙不一样。
爱因斯坦也会犯错吗?4月9日,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以下简称国家天文台)在北京发布的一项重要成果表明,爱因斯坦关于暗能量的想法可能错了。 由国家天文台研究员赵公博领衔的国际科研团队基于“暗能量光谱巡天(DESI)”项目的相关数据,证实暗能量并不像爱因斯坦假设的“宇宙学常数”(Λ)那样一成不变,而是很可能存在动力学属性。 该成果为探索宇宙加速膨胀背后的物理机制提供了全新视角与关键证据,同时意味着可能 ...
由国家天文台研究员赵公博领衔的国际科研团队基于“暗能量光谱巡天(DESI)”项目的相关数据,证实暗能量并不像爱因斯坦假设的“宇宙学常数”(Λ)那样一成不变,而是很可能存在动力学属性。
由国家天文台研究员赵公博领衔的国际科研团队基于“暗能量光谱巡天(DESI)”项目的相关数据,证实暗能量并不是一成不变,而很可能存在动力学属性,与爱因斯坦关于暗能量是“宇宙学常数”的假设存在冲突。
由赵公博领衔的国际科研团队基于“暗能量光谱巡天(DESI)”项目数据证实, 暗能量存在动力学属性,爱因斯坦关于暗能量是“宇宙学常数”的假设可能错了。 相关成果于4月8日在arXiv预印本网站公布。
发布会上,赵公博从广义相对论说起,介绍了暗能量的来龙去脉。20世纪初,爱因斯坦在将广义相对论方程应用于整个宇宙时,意外发现一个令人震惊的结论——宇宙无法保持静止状态,它要么在膨胀,要么在收缩。这一结果与爱因斯坦认为的“宇宙是静态、永恒不变的”观点大相径庭,也让他一度感到困惑。
发布会上,赵公博从广义相对论说起,介绍了暗能量的来龙去脉。20世纪初,爱因斯坦在将广义相对论方程应用于整个宇宙时,意外发现一个令人震惊的结论——宇宙无法保持静止状态,它要么在膨胀,要么在收缩。这一结果与爱因斯坦认为的“宇宙是静态、永恒不变的”观点大相 ...
研究团队发现,暗能量的状态方程会随着宇宙演化而发生变化。“这意味着暗能量可能并非恒定不变的真空能量,而具有更复杂的演化行为。这一发现为探索宇宙加速膨胀背后的物理机制提供了全新视角与关键证据。同时意味着可能存在宇宙学标准模型以外的新物理。”此项研究负责人、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副台长、研究员赵公博表示。
4月9日,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召开新闻发布会,正式发布暗能量研究领域取得的重要进展。这一成果为探索宇宙加速膨胀背后的物理机制提供了全新视角与关键证据,同时意味着可能存在宇宙学标准模型以外的新物理。
为描述暗能量的物理属性,科学界进行了大量研究。其中,在标准宇宙学模型中,暗能量通常被视为一种不随时间演化的真空能量,其状态方程恒定为-1。这一模型在过去20多年里成功解释了大量宇宙学观测数据,被广泛接受为当前最简洁有效的理论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