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10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的研究团队在期刊《eBioMedicine》上发表了题为“Single-cell tranome-wide Mendelian randomization and colocalization reveals immune-mediated regulatory mechanisms and drug targets for ...
你是否曾想过,新冠病毒(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2, SARS-CoV-2)可能在感染后多年内悄悄地影响我们的大脑?来自德国慕尼黑亥姆霍兹中心和慕尼黑大学的研究人员最近发现了一种机制 ...
撰文丨王聪编辑丨王多鱼排版丨水成文中性粒细胞在对抗病原体方面具有多种功能,包括吞噬病原体、脱颗粒、释放抗微生物肽和活性氧(ROS),以及形成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NET)来直接杀死病原体或限制病原体的传播。然而,中性粒细胞炎症可能对宿主产生有害后果。
在传统疫苗开发中,科学家往往会根据病原体的特性选择特定的技术路线。由于病原体致病机制的复杂性,不同疫苗技术的免疫保护效力难以横向比较。然而,新冠疫情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绝无仅有的窗口——多种疫苗技术平台被同时开发并广泛应用,人们第一次面临如何选择不同技术平台疫苗的实际问题。
这项研究指出,SARS-CoV-2 可以感染大脑中的多巴胺能神经元,引发细胞衰老。并通过高通量筛选发现了三种能够保护多巴胺能神经元防止其衰老的药物——利鲁唑、 二甲双胍 ...
1月30日,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陆路研究员、孙蕾研究员、姜世勃教授团队合作在《细胞》(Cell)杂志以Research Article的形式,在线发表了题为“Early fusion intermediate of ACE2-using coronavirus spike acting as antiviral ...
2025年1月30日,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陆路研究员、孙蕾研究员、姜世勃教授团队合作在《细胞》杂志以Research Article的形式在线发表了题为“Early fusion intermediate of ACE2-using ...
Modern life makes us tired, right? But research from societies in Africa and South America suggests people in the ancient ...
2025年1月30日,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陆路研究员、孙蕾研究员、姜世勃教授团队合作在《细胞》( Cell )杂志以Research Article的形式,在线发表了题为“Early fusion intermediate of ACE2-using coronavirus spike acting as antiviral target”的研究论文。
2025年1月30日,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陆路研究员、孙蕾研究员、姜世勃教授团队合作在《细胞》(Cell)杂志以Research Article的形式,在线发表了题为“Early fusion intermediate of ACE2-using ...
近日,“甲流”“全国流感病毒阳性率快速上升”等话题冲上热搜。据中国疾控中心最新数据,目前流感病毒阳性率持续上升,其中99%以上为甲流。全国多地疾控紧急提醒,要做好个人防护。感染甲流会有什么症状呢?主要表现为突然的高热,常有咳嗽、咽喉痛、鼻塞、流涕等呼吸道症状,伴有头痛、肌肉酸痛等全身不适,部分患者会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