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免疫治疗是癌症治疗领域的重要方向,然而肿瘤免疫逃逸严重阻碍了治疗效果的提升。CD8+ T ...
【导读】肿瘤免疫宏观环境包括肿瘤及其周围器官对肿瘤发生和免疫治疗的响应。由于缺乏综合的分析方法,阻碍了其在结直肠癌(CRC)患者生存和治疗响应预测中的应用。2月11日,中山大学/中国科学院杭州医学研究所研究人员合作共同在期刊《Clinical And ...
更令人振奋的是,研究小组发现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能够有效抑制CD8+T细胞中油酸的合成,进而减少了LCN2的产生。这一发现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研究人员利用一种编码GLP1的重组腺病毒(AdV-GLP1)进行实验,结果显示该策略显著降低了肿瘤微环境中PMN-MDSC的浸润,同时恢复了CD8+TILs的抗肿瘤活性。
研究结果显示,抗生素处理会削弱模拟禁食饮食的抗肿瘤效果。于是,研究人员分析了模拟禁食饮食对肠癌小鼠模型肠菌的影响。从分析结果来看,罗伊氏乳杆菌( Lactobacillus reuteri )和假长双歧杆菌( Bifidobacterium ...
近日, Signal Transduction and Targeted Therapy 期刊上发表了同样来自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樊嘉院士及史颖弘、代智等研究者的研究成果:抑制SRSF1一方面能够全面提升CD8 + ...
2025年1月13日,清华大学生命学院江鹏课题组与武汉科技大学祝海川课题组、北京大学张泽民课题组和李程组合作,在Nature Cancer期刊以长文的形式发表了题为“ETV7 limits the antiviral and anti-tumor efficacy of CD8+ T cells by diverting their fate towards exhaustion ...
研究团队通过分析病人的鼻息肉组织,发现了一群不同寻常的记忆性CD8+T淋巴细胞。这些细胞不分泌传统的颗粒蛋白酶B却分泌颗粒蛋白酶K,并且在每次疾病复发时都会出现在息肉组织。这些T细胞似乎识别了过敏原和自身细胞的成分。更重要的是,颗粒蛋白酶K不需要抗体就可以直接激活身体里的补体系统,加重组织细胞损伤,使炎症反应愈演愈烈。更为棘手的是,这些分泌颗粒蛋白酶K的细胞尤其“活跃”,会源源不断地从外周血奔赴鼻 ...
研究发现,由记忆性CD8+T淋巴细胞分泌的颗粒蛋白酶K可导致组织细胞损伤加剧,从而加重炎症反应,使得鼻窦炎反复发作、难以根治。这项研究成果于北京时间1月16日在国际顶级期刊《自然》(Nature)发表。
8月30日消息,耶拿弗里德里希·席勒大学的一项最新研究成果在科学界引起了广泛关注,该研究显示,食盐中的钠离子能增强免疫细胞CD8 T应对癌症的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张罗教授团队、清华大学医学院祁海教授团队、清华大学生命学院王建斌教授团队经过10年研究,鉴定了一类记忆性CD8T淋巴细胞的新功能,找到了慢性鼻窦炎鼻息肉反复发作的全新免疫学机制,有望利用全新药物靶点突破此类疾病治疗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