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有600多年历史的所城里,青砖灰瓦间洋溢着浓厚的节日氛围,大红灯笼高高挂起,时彦街上的非遗体验馆内人头攒动;同样有着600多年历史的毓璜顶庙会上,各类非遗展位前人潮涌动、热闹非凡。春节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后的首个春节,不少烟台市民和游客,在各类非遗活动和非遗体验项目中深切感受到:在烟台,非遗“火了”。
上海2025年2月10日 /美通社/ -- ...
随着时钟指向下午1时30分,体验区前排起了长龙,大家都期待在非遗传承和二次元文化的碰撞中收获独特的春节记忆。春节期间,这样的热闹场景几乎每天都在上图东馆上演。从绒绣到剪纸,从碑刻传拓到各种艺术展品,传统与现代的结合,让广大读者们的文化需求得到了满足与重塑。
“要花两个小时,有信心完成吗?”听到记者的问题,两个正用拓包上第一遍墨的小姑娘抬头,异口同声地笑道:“当然有!”下午1时30分不到,上图东馆7楼城市客厅的非遗体验区前,读者陆续排起队,有亲子家庭,也有结伴而来的年轻读者。老读者见状,端详过体验区周围的 ...
蛇年春节假期,走进上海图书馆东馆,你会发现80年代诞生的游戏IP“吃豆人”,竟然也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上海绒绣”版……在这个网红打卡地,无论是“承古启新,乐创未来——非物质文化遗产系列推广项目”还是蛇生肖艺术大展,都把非遗与游戏、动漫I ...
春节是中国最为盛大、最具文化意义的传统节日,每当人们的欢声笑语与鞭炮声共同响起之时,年味便扑面而来。然而,在 ...
这不仅仅是一次艺术展览,更是一场文化的盛宴,旨在将绒绣、剪纸及碑刻传拓等传统工艺与春节这一关键词紧密结合。通过这些非遗活动,参与者不仅能够亲身体验古老的技艺,还能将传统文化与当代生活联系,形成一种全新的文化认同。 非遗的传承与创新 ...
上海绒绣,作为一种历史悠久的刺绣工艺,以多变的针法和丰富的色彩而闻名。 19世纪末,绒绣从西欧传入上海,并逐渐在20世纪实现了本土化发展 ...
“承古启新,乐创未来——非物质文化遗产系列”活动现场 “非遗共创艺术展”汇聚了上海绒绣、上海剪纸和碑刻传拓及拓片装裱技艺各非遗传承人的匠心之作。 上海绒绣,又称“绒线绣”或“毛绒绣花”,是一种采用彩色羊毛绒线在特质的网眼麻布面料上绣 ...
一些您可能无法访问的结果已被隐去。
显示无法访问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