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型城市建筑至微小的日常器具,被废弃的物件还能孕育新的可能吗?透过文学与历史可否检视出新的意义?近日,中国香港的大馆当代美术馆全新展览“胡晓媛:异路”拉开帷幕。展览以七组十二件全新委约的作品,包含装置、声音、绘画、录像及文学创作等,通过生物遗骸和建 ...
原标题:民俗档案馆留住“崂”味道 2022年,随着青岛市最大城中村张村河片区村庄改造的全面启动,为了留存城市记忆、延续乡韵乡愁,崂山区档案馆开启了全区历史上最大规模的老物件征集行动,筹划建设崂山民俗档案展示馆。2月11日,这座备受关注的展示馆正式开馆 ...
在全国春晚上,会扭秧歌的人形机器人赚足了眼球;在海宁市长安镇浙江昱透科技有限公司,一台台叉式搬运机器人(AGV)也让人啧啧惊叹,宽度不足1米,却能载重2吨,举升3.5米,能覆盖市场90%以上的物料转运需求。
新华社北京2月12日电 题:当非遗遇见“检察蓝” 新华社记者刘硕、熊琳、邢拓 传统灯饰灿烂夺目,诗词长廊文采斐然,厂甸庙会喜庆热闹……蛇年春节,位于北京市西城区的琉璃厂文化街成了热门打卡地,随处可见的非遗元素给游客留下了深刻印象。
面对旷野,似乎只有奔跑才是最好的回应。最近,内蒙古自治区蒙古马超级联赛(简称“马超”)在锡林浩特市举行,阿惠和从全国各地赶来的5000名游客,目睹了一场草原上的速度与激情。马蹄溅起的飞雪、马鬃结出的冰霜、扎在马背上的“雪松”既昭示着旷野的险恶,又无时无刻不在告诉人们:旷野是如此地迷人。
在村委会门口的露天舞台上,王平和正专心致志地给盒子灯中的“十二生肖灯”上色,为春节期间的展演做准备。这位67岁的退休教师,在过去的几个月里,多了一重身份——河西村盒子灯制作团队骨干成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