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介绍,元代在北京鼓楼前即有迎春、鞭春牛的传统。到了明代迎春习俗已非常完备,人们于立春前造春牛像、句芒像,至立春当天鞭春牛劝民耕种。东城区在鼓楼恢复这一传统,传承了鞭春牛的传统规制,同时创造性地加入了击鼓鸣钟、时间巡游等特色表演。
古人将立春分为三候,说明了此时的物候变化:先是东风送暖、大地开始解冻;立春五日后,蛰居的虫类慢慢在洞中苏醒;再过五日,河里的冰开始融化,鱼儿来到水面上游动。
辞“龙”迎“蛇”,农历乙巳蛇年即将到来。一些细心的公众发现,蛇年将出现“两头春”现象,也就是一年中会出现两个立春节气。为啥会出现“两头春”?这种现象正常吗?听听专家怎么说。
“双流地处成都平原核心地带,有4000多年的农耕文化传承史。”活动司仪、双流区文化志愿者贾真说,立春“打春牛”的历史悠久,双流区“迎春桥”的地名,便与“打春牛”活动有关。
相比耳熟能详的那几位著名富人,大多数人对名不见经传的北京首富李春平要陌生的多,然而在慈善这一事业中,他付出的却不比任何人少,梵高曾言:“爱之花开放的地方,生命便能欣欣向荣。”20年来,李春平从未停止过捐款,也因此被誉为“百年慈善第一人”。
随着2025年的逐步临近,许多人开始关注一个神秘而古老的习俗——躲春。在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农历传统中,躲春被视为极为重要的一项活动,旨在避开不利的气场,迎来美好的新年。此时,懂得躲春的意义,选择合适的方式来进行这个传统习俗将为即将到来的新年带来光明的指引。
在湖北随州人的眼中,春天带着豆油皮的味道。豆油皮春卷是这里的特色,将野生荠菜洗净切碎,与炒熟的肉末、鸡蛋、藕丁、葱姜等拌匀,最后用切成小块的豆油皮包成火柴盒大小的饼状,再小火慢煎至两面金黄,不需要太多等待,美味就出炉了。煎好的春卷表皮橙黄油亮,外焦里 ...
东风解冻,冬去春来,今天,我们将迎来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立春。四时轮替以“春”为首,万象更新以“春”为始,对于我国古代传统农耕社会来说,立春节气具有重要的意义。
中新网 伦敦2月4日电 (欧阳开宇 卞雨晨)由伦敦华埠商会主办的“四海同春”新春庆典日前在特拉法加广场、唐人街等多个地标性地点隆重举行,吸引近80万民众参与。中国驻英国大使郑泽光和夫人华梅参赞、大伦敦市副市长威克斯-伯纳德、英国会议员蕾切尔·布莱克、威斯敏斯特市长罗伯特·里格比、伦敦华埠商会主席邓柱廷等出席庆典开幕式。英国国王查尔斯三世、首相斯塔默发来贺信。
岁序更替,华章日新。当第一缕春风拂过大地,立春如同大自然的使者,带着温暖与希望,唤醒沉睡的万物,宣告着新的节气轮回已然开启。 “立春,正月节。立,建始也……立夏秋冬同。”元代文人吴澄编著的《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如此解释立春的含义。
央视网消息: 2月3日,我们将迎来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立春。四时轮替以“春”为首,万象更新以“春”为始,对于我国古代传统农耕社会来说,立春节气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报利马2月2日电 (记者张洋)当地时间2月1日晚,2025年“亲情中华·四海同春”慰侨访演在秘鲁首都利马正式启幕。中秘政商界人士及侨界代表等约1300人到场观看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