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禽严格遵行周礼,力图改善当地风俗,使鲁国走上礼治的道路。周公在听说齐国和鲁国不同的政策之后,长叹一声,鲁国最终是比不过齐国了!那么从建国之初就订立下的去礼和守礼的路线,也深深影响了后来两国的命运。
孔子在齐国、卫国的经历虽充满坎坷,却也为他的思想打下了更为坚实的基础。在盛行的士族与权臣之争中,他坚持以仁爱与礼节治理国家的主张,只要一声召唤,不论何时何地,他始终为人君子,未尝背离自己的信念。因此,他思想中的许多理念如"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至今仍为人称道。
听说孔圣人拜师七岁小孩之后,齐国甚是担心。 田氏刚刚谋夺姜氏政权,一切尚未稳定。晏子提倡法制的做法,与孔子的礼治针尖对麦芒。如今突然 ...
孔子是有一次机会成为“君”,也有意愿去成为“一个国家的国王”的。 在齐国,齐景公很赏识孔子,要把“尼溪”封给孔子。这件事情在《墨子 ...
孟子为了给当时后世者打气,当然他也看到了这一点,即福祸夭寿是互相转化的。逆境能增长人的智慧德性。这并不是说提倡“没苦硬吃”,而是磨炼心性的“苦行”,可以使个人的内在发生转化,获得极大的生命成就。孟子看到:“人之有德慧术智者,恒存乎疢疾,独孤臣孽子,其操心也危,其虑患也深,故达。”这说明无论是心理危机,还是身体的疾患,乃至于外境的压迫,都可以使人在危深患虑之际,转换为超脱豁达的心灵自由。后世的苏东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