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完東西後經常出現消化不良、脹氣或腹瀉等症狀?小心,這可能是腸道功能失衡的警訊!根據2024年健檢中心的統計數據,腸胃不適是民眾最常見的健康困擾之一。然而,許多患者雖然做過腸胃鏡、超音波等檢查,甚至長期服藥,卻仍無法擺脫腸胃不適,這可能與功能性腸胃障 ...
自閉症是一種常見的神經發展疾患,患者在學齡前、上學期間及出社會都會遇到許多挑戰。醫師提到,自閉症最核心的困難包括社交困難及堅持度較高。林口長庚醫院團隊研究發現,使用「Theta ...
孩子開始上學卻仍尿床怎麼辦?夜間遺尿會隨著時間改善嗎?尿床原因多樣,有可能是因為孩子身體還未發育成熟,也可能是睡前單純喝太多水導致。但也可能是泌尿系統結構異常、膀胱功能問題、便秘、糖尿病或睡眠呼吸中止症等問題。照顧者們可透過 5 ...
流感疫苗打氣搶搶滾!疾管署緊急增購的10萬劑公費流感疫苗昨天正式開打,至今天上午為止,全台共計接種約4萬餘劑,目前疫苗剩餘不到6萬劑。疾管署發言人曾淑慧表示,昨天接種者有六成左右都是65歲以上長者,以這種速度,疫苗很快就用完了。 目前正值流感高峰,不少民眾未接種疫苗,感染流感併發重症,掀起國內搶打疫苗熱潮。為此,疾管署依行政院指示緊急增購10萬劑公費流感疫苗,於2月20日開始提供65歲以上長者、5 ...
預防腦中風必須從認識危險因子開始,平日養生可用中醫藥調理體質進一步積極預防。洪裕強說明,透過針灸、拔罐、推拿經絡和穴位保健以促進氣血流通,預防血瘀。像是太衝穴、內關穴、合谷穴、足三里穴、陽陵泉穴。
黃振國呼籲,民眾不要等到疫情爆發時,才一窩蜂接種疫苗,盡快接種疫苗,才能有效降低流感及新冠感染後的重症率及死亡率,尤其目前不論是新冠疫苗還是流感疫苗量能都相當足夠,就怕民眾不願施打,造成感染蔓延肆虐。
廖先胤強調,中醫在腦中風黃金復健期(發病後 6 個月內),透過針灸等治療能幫助患者恢復。無論是住院、門診或是居家醫療,中醫均能提供個別化的照護,改善患者的肢體功能、疼痛、消化與睡眠問題,提高生活品質。
心臟也可以瘦身?過往一旦心臟擴大要再回復原本正常大小並不常見,但隨著藥物演進及各式心衰竭治療的進步,透過藥物治療可以有效改善心臟擴大引起的心臟衰竭,提升患者存活率並改善其生活品質。
該研究已發表於《風濕病年鑑》,研究人員分析近9萬名英國生物銀行參與者的數據,發現每日總步行數和有症狀膝關節骨關節炎(SKOA)發病率沒有直接相關性。研究核心也發現,一個人的步行總量與SKOA發病率無顯著關聯,反而關鍵是在「步行強度」。汐止國泰綜合醫院骨科主任醫師劉哲瑋解釋,所謂的「有效的步行」可用以下4點做為定義: ...
相信許多糖友都有這種困擾,這麼多「降糖」藥物,到底哪一種藥物才適合我?台北榮總婦女醫學部遺傳優生學科主治醫師張家銘表示,最新研究指出,糖尿病治療不應僅關注降糖數值,更 重點分享 ...
中華民國心臟學會秘書長謝宜璋提到,先前有一名 68 歲患者因長期受高血壓和慢性腎臟病困擾,2 年前發現自己在日常行走、爬樓梯時出現喘不過氣的情形,晚上睡覺時,平躺會感覺 呼吸困難 ,要坐著才能感覺舒緩。
剛過完農曆春節,年節期間的美食與放縱往往讓體重悄悄上升。根據國民健康署的調查,近五成民眾在春節期間因運動量減少、飲食量增加,導致體重平均增加約1.7公斤。如何在年後迅速恢復健康體態,是許多人關心的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