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3月瘋媽祖,國定重要民俗「北港朝天宮迎媽祖」將於下週三(16)日登場,其中重頭戲真人藝閣遊行,每年吸引眾多民眾參與。為迎接盛事,雲縣府今(12)日起在北港文化中心舉辦「北港藝閣文化特展」,介紹藝閣歷史、背景,更首次邀請日本青森睡魔師林廣海製作媽祖燈籠 ...
由台灣美術院主辦的「維度綻放-2025台灣美術院年度大展」今(12)日在中正紀念堂1樓1展廳盛大開幕。文化部長李遠出席並致詞時分享國軍儀隊撤出蔣介石銅像大廳後的觀察,原本擔心儀隊不站在大廳內,觀光客會變少,但實際上,這從去年7月至今,「反而多了40萬 ...
桃園市蘆竹區南崁高中11日舉辦「玫瑰墓音樂演講:有生命的搖滾樂」音樂演講會,除了精彩歌曲演出外,還由玫瑰墓樂團靈魂人物、台南市立醫院急診部主任蘇世揚,分享他經歷SARS與武漢肺炎第一線,在急診室中面對生死交關的經驗與感受,盼能啟發學生們思索人生的價值 ...
由公視製作的旗艦藝文紀錄片節目《藝術很有事》,推出全新實驗特輯《我們與藝術的距離》,跳脫傳統紀錄片形式,首度結合實境拍攝與當代藝術創作,邀請3位藝術家,劉文瑄、崔廣宇與廖建忠,在攝影棚打造一座「無解說美術館」,讓觀眾在毫無資訊提示下自由詮釋眼前作品, ...
2025衛武營國際音樂節昨(11)日開幕,由作曲家陳銀淑連續第4年擔任音樂節藝術總監,以「寂靜的革命」為題,策劃8場演出外加1場座談,引領聽眾穿梭於古典與當代間,探詢音樂情感的連結,展現寂靜革命的力量。衛武營藝術總監簡文彬表示,衛武營國際音樂節已邁入 ...
文.攝影/林昱晴語言,如同一張引導人們思考的無形網絡,編織著你我對於世界的想像。我們倚賴語言,卻也受其制約。當我們試圖訴諸文字以描述情感、時間、記憶與存在,是否也同時失落了某些無法言說的真實?在語言的網絡之外,我們是否得以觸及更為純粹的感知?「No ...
2025年日本大阪世界博覽會將於4月13日至10月13日登場,由國際策展人南條史生策畫,邀集全球20位藝術家參與公共藝術展演。台灣藝術家賴純純受邀推出「奇異仙境‧美麗花朵」公共藝術行動計畫,為本屆台灣唯一入選公共藝術展區的代表,其大型雕塑作品《希望之 ...
新北市美術館將於4月25日開館,市府文化局指出,開館當天推出「往來/照見」典藏研究展,透過館藏回溯新北市不同歷史階段的文化脈絡,展出藝術家洪瑞麟、林壽宇、張照堂、吳瑪悧、唐唐發等45組藝術家的作品,以多元媒材與創作手法,描繪城市景象與在地生活。文化局 ...
文壇年度盛事,2025台灣文學獎重大變革,今年首度開放外籍人士投稿,呈現台灣多元文化包容,將於4月15日開始受理報名。台灣文學獎的徵獎項目分為「創作獎」及「金典獎」兩大類,共13個獎額,總獎金370萬元,是台灣目前官方舉辦總獎金最高的文學獎。台文館表 ...
大嵙崁文教基金會目前在桃園市大溪公會堂舉辦「那些人、那些事-下街三十七番地」展覽,由大溪老街的協盛木器第3代姚慈盈及鄰里匠師策畫,集合在地70多個物件,含木器、照片等,其中有第2代姚逢時幫過世的妻子特製木頭骨灰罐,透過匠人技藝,內化對家人的愛意,帶大 ...
〔當天是母親節,五月的紐約,還微涼。狂風暴雨突襲,我們的雨傘被吹得開花,全身濕透,寸步難行。已近晚餐時刻,心想不如找個餐廳躲雨。用手機搜尋附近的餐廳。狂風暴雨中只想趕快找個容身之處,也未細看價格。一坐定,穿著筆挺西裝制服的服務生前來打招呼,倒水,給菜 ...
屏東車城鄉海口港看海美術館進行消防與空調整修,屏東縣政府推出戶外展覽「怪獸代班」,集結歷年經典巨型充氣藝術裝置,重磅回歸港邊舞台。從去年夏日搖曳的大尾巴「擁抱貓」,到萌翻全場的「阿Q」,共9件作品將集體化身海口港的超吸睛地標。海口港自2018年啟動轉 ...
一些您可能无法访问的结果已被隐去。
显示无法访问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