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这项便民服务被称为“一车一陪护”,今年3月正式开通,是河图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经过长期调研后推出的创新举措,旨在通过专车接送、全程陪诊、绿色通道等全链条服务,解决辖区内独居老人、残障人士及术后等患者的就医难题。
近期,施甸县采用名为“小马鞍”的管道供水工艺,成功破解施甸农村山区长期存在低海拔地区供水过剩、高海拔地区供水不足的难题,惠及酒房乡1215户6734人。 “小马鞍”学名“基于山地非恒定流反U形管道供水工艺装置”,因形似马鞍得名。该装置以同径三通为核心 ...
日前,记者从国家知识产权局官网获悉,国家知识产权局办公室公布了第一批国家地理标志保护示范区典型案例。由保山市推送的案例《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保山小粒咖啡助力乡村全面振兴》在列。 据了解,为推进国家地理标志保护示范区建设,充分发挥示范创建引领作用,进一步探索形成地理标志保护服务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按照《国家知识产权局办公室关于征集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示范区典型案例的通知》(国知办函保字 ...
龙陵县依托本土茶企持续推动产能升级、品质提升和市场拓展。今年全县春茶鲜叶收购价同比涨幅超50%,158家茶厂开足马力抢“鲜”生产,绘就了一幅“企业增效、茶农增收、产业升级”的乡村振兴新图景。
4月19日,保山市隆阳区西邑乡第六届桑葚旅游文化节拉开帷幕,吸引数千名游客齐聚一堂,共赏万亩桑田,同品桑葚佳宴,体验蚕桑文化与自然风光的深度融合。活动将持续至5月12日。
走进保山市隆阳区辛街乡洋葱地里,洋葱特有的甜香扑面而来,一片片翠绿的洋葱叶下,圆滚滚、紫莹莹的洋葱错落有致地排列着,村民们起葱、筛土、分拣、装袋,每道程序都一丝不苟,一派“葱葱”忙碌的丰收景象。
连日来,腾冲市猴桥镇箐口村的村民抢抓农时,开沟、起垄、覆膜……为接下来的工业辣椒移栽做足准备。一场春雨后,工业辣椒种苗迎来了黄金移栽期,椒农仔细地将一株株翠绿的辣椒幼苗移栽到地里,移植、扶正、填土、压实、浇水、覆土,忙得不亦乐乎。
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王顺明医生的节气养生讲坛,成为全场焦点。当8名社区志愿者齐诵完《四时田园杂兴》,这位老中医接过话筒,将千年农耕智慧转化为现代健康指南,并现场为居民把脉问诊。“谷雨时节湿气重,要多吃茯苓、薏米……”专业讲解与义诊服务让传统文化照进现实生 ...
在保山澳鑫电子商务有限公司飞手的精准操控下,无人机迅速将果筐从果园吊运至装车平地。无人机吊运仅需30秒,就能完成50公斤沃柑的运输工作。与以往2人耗费30分钟人工背运相比,无人机运输极大地提升了运输效率。
在第30个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腾冲市举办了“不白吃校园行”阅读推广活动。活动通过名家进校园、科学实验课、新书分享会等形式,吸引了全市3500余名师生参与,有效推动“书香腾冲”建设。 近日,“我是不白吃”系列图书主创戎绪文走进腾冲5所中小学校,开展了8场别开生面的科学启蒙课。通过“知识讲解+趣味实验”模式,将复杂的物理、化学、生物知识转化为魔术般的小实验,2700余名学生体验力学魔法、解密生命密码。
眼下,保山市隆阳区瓦房彝族苗族乡水源村的1400多亩高山茶园迎来头茬春茶采摘季。身着绚丽民族服饰的茶农点缀在翠绿茶山间,灵巧的双手在茶树枝头翻飞,一捏一提间,鲜嫩的茶芽便滑入茶篓。
当“春耕”遇上“黑科技”,会发生什么?在云南省腾冲市一群“95后”新农人正用无人机喷洒农药有机肥改良土壤智能滴灌精准施肥……他们用新技术“颠覆”传统农业在田间地头书写着乡村振兴的青春答卷。
一些您可能无法访问的结果已被隐去。
显示无法访问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