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脑机接口(Brain-Computer Interface, BCI)技术迎来了前所未有的进展。特别是在中国,脑机接口项目的研发速度正在显著加快。最近,北京脑科学与类脑研究所联合北京芯智达公司,推出了全球首款高通量无线全植入芯片——“北脑一号”,并宣布将进入50人规模的临床试验。
随着我国对于脑机接口技术的关注和投入逐渐加大,中央及地方政策层面也在不断推进其应用落地。涉足科研的脑机接口,经过一系列政策的扶持,正逐步向市场转化,形成成熟的产业链。近日,国家医保局发布了《神经系统类医疗服务价格项目立项指南(试行)》,为脑机接口新技术的价格制定提供了基础。
此前不久,国家医保局于3月12日发布《神经系统医疗服务价格项目立项指南(试行)》,首次为脑机接口新技术单独立项。一般而言,一项医疗服务项目进入大规模临床应用的前提是由医保部门为此制定收费项目及收费标准,但长期以来,医疗服务项目立项与定价普遍滞后于临床实践,在技术尚未成熟之际前瞻性立项更为少见。(参见《 财新周刊|医保支付能否向医疗新技术倾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