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铺平画纸,研墨濡毫,长沙非物质文化遗产脸谱绘制代表性传承人朱建南拿起画笔细细勾勒。“描绘时,墨线要注意粗细变化、边缘流畅,用清晰的主次线条体现面部神情和人物特色。”80岁的朱建南一面运笔,一面轻声介绍。不一会儿,包拯脸谱的月牙额纹便跃然纸上。
往展柜流连,记者发现了一张张黑白历史照片,那些身着戏服的演员仿佛静静讲述着过去的辉煌与激情。那时的鸿盛社演出剧目层出不穷,《黑逼宫》《七熊盗桃》成为当时流行的代表。何婷的讲解时而轻声、时而激昂,仿佛带着观众穿越回那个声势浩大的演出时代,让人感受到秦腔传统的厚重与魅力。
秦州区融媒体中心4月10日讯 (记者 赵婷 康睿)近日,由天水民俗博物馆主办的“秦风·秦韵·秦声——天水市博物馆馆藏鸿盛社秦腔戏曲脸谱专题展”开展,共展出各类脸谱作品139件,展期3个月。
活动伊始,专业教师为同学们详细讲解了脸谱艺术的起源和发展历程,重点阐释了不同颜色脸谱所象征的人物性格与品质。例如,红脸象征忠义,白脸代表奸诈等,这些生动的讲解让同学们对脸谱文化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蓝脸的窦尔敦盗御马,红脸的关公战长沙,黄脸的典韦,白脸的曹操,黑脸的张飞叫喳喳……”中国传统戏曲的脸谱,是 ...
许绍洋作为年轻一代的演员,在多部影视作品中尝试过反派角色的演绎。然而,吴镇宇认为他在塑造这些反派角色时,过于注重表面的夸张和张扬,忽视了角色内心的复杂性和多面性。这种表演方式容易导致角色形象单一、脸谱化,缺乏足够的深度和真实感。
3月13日,来自澳大利亚巴拉瑞特文法学校国际参与和沟通协调员Scarlett Alexandra Mclean走进重庆科学城驿都实验学校,开启了一场以“非遗”为纽带的文化交流之旅。画脸谱、看川剧、舞水袖、赏变脸……传统与现代,在这里交织出独特的魅力。
3月10日,由天水民俗博物馆主办的“秦风·秦韵·秦声——天水市博物馆馆藏鸿盛社秦腔戏曲脸谱专题展”在天水市博物馆第五临展厅开展。本次展览精选天水市博物馆馆藏和刘岗先生收藏的鸿盛社脸谱精品139件,展览为期3个月,于2025年6月9日结束。 展览以天水 ...
长江网讯(通讯员刘仪凡) 在以文化为切口,撬动社区治理的征途中,东湖新技术开发区佛祖岭街黄龙山社区携手民族大学志愿者团队,精心策划了 ...
3月26日,呼和浩特市玉泉区通顺街小学学生在“绘脸谱 识国粹”迎接世界戏剧日主题活动上互动。 当日,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玉泉区通顺街 ...
当前正在显示可能无法访问的结果。
隐藏无法访问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