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在齐鲁医院德州医院神经外科,有这样一位医者,他专注于脊柱脊髓这片“生命中枢”,用精湛的医术为患者撑起生命的脊梁。他就是神经外科神经脊柱脊髓亚专业副主任医师徐书刚。
近日,北京朝阳医院石景山院区神经外科主任医师马立新为两名偏瘫患者完成了脊髓电刺激治疗,患者术后重获自主行动能力,恢复效果良好。
日本科学家表示,在首次的实验性干细胞治疗脊髓损伤患,有一半的患者运动功能明显改善;其他患者即使效果不显着,也没发现不良反应,这为将来的研究开启了一道门。 医疗讯息(MedicalxPress)报导,脊髓神经损伤后就难以修復,因脊髓损伤导致的瘫痪尚无 ...
本文研究旨在解决脊髓椎管内多种出血类型同时出现的诊断与治疗难题。研究人员对一名 59 岁女性脊髓出血病例展开研究,通过 MRI 诊断并实施手术减压。结果显示患者症状显著改善。此研究强调了 MRI 在诊断复杂脊髓血肿中的关键作用,对相关病症的治疗有重要意义。
快科技3月24日消息,据报道,瑞士NeuroRestore团队开发出一种先进系统,能够将植入式脊髓神经假体与康复机器人无缝结合,通过发出精确电脉冲来刺激肌肉,配合机器人的运动,在治疗过程中产生自然而有效的肌肉活动。据悉,脊髓损伤通常会导致严重的行动障碍。目前的康复机器人(引导运动的设备)效果有限,因为缺乏主动肌肉 ...
麦卡洛正参与脊髓刺激植入装置的新试点研究,对于自己身体运动的改善感到不可思议。(美联社照片) (华盛顿9日综合电)3名身患肌肉萎缩症的 ...
多模态融合技术将不同类型的影像数据,如CT、MRI、DSA、实时彩超、内镜等进行配准、融合及三维重建,把图像信息整合在一个平台,它们之间相互交叉、相互补充,从而在同一图像中立体显示。
来自MSN18 天
瑞士团队将机器人与“脊髓假体”首次无缝集成IT之家 3 月 24 日消息,据科技日报报道,瑞士 NeuroRestore 团队开发出一种先进系统,能够将植入式脊髓神经假体与康复机器人无缝结合,通过发出精确电脉冲来刺激肌肉,配合机器人的运动,在治疗过程中产生自然而有效的肌肉活动。研究结果发表在最新一期 ...
严重脊髓损伤引起的瘫痪目前缺乏有效疗法,康复训练对脊髓损伤患者的运动功能有所改善。不过,只有约10%的受访者认为其运动能力从A级提高到C级。
脊髓损伤(SCI)严重损害中枢神经系统,导致严重神经功能缺损和长期残疾。研究人员开展了巨噬细胞靶向 Mms6 mRNA - 脂质纳米颗粒(LNPs)促进 SCI 小鼠运动功能恢复的研究。结果显示,该纳米颗粒能增强巨噬细胞抗铁死亡能力,促进脊髓形态修复和功能恢复,为 SCI 治疗提供新策略。
半岛网4月10日讯 (记者 纪豪杰)近日,54岁的李女士不慎坠落于约8米深的深井里,被人救起后感腰背部及左踝关节疼痛,双下肢麻木无力。在附近医院检查后诊断为腰椎骨折并不全瘫,通过120转院前来海慈医疗平度院区(平度市中医医院)脊柱外科就诊。脊柱外科专家团队接诊后考虑患者为坠落性复合伤,收入病房进一步治疗。
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SCA)是一种罕见的进行性、退行性遗传性神经系统疾病。2018年5月,中国《第一批罕见病目录》中,SCA位列第52个。由于疾病对 ...
一些您可能无法访问的结果已被隐去。
显示无法访问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