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生物医药行业或迎来“DeepSeek”时刻,一款由中国生物医药公司自主研发的治疗糖尿病的创新药已正式获准上市。据悉,这是亚洲首个自研人源超长效GLP-1RA药物,凭借起效快、疗效强且持久,具有更长的半衰期及良好的安全性,该药上市后或将挑战司美格鲁 ...
【导读】溶酶体靶向嵌合体(LYTAC)策略,为降解膜蛋白提供了一种非常强大的工具。然而,LYTACs(抗体-小分子共轭物)的合成具有挑战性。基于抗体的LYTACs穿透实体瘤的能力也很有限,尤其是穿越血脑屏障(BBB)的能力。在这项研究中,团队提出了一 ...
APGWamide 被发现存在于锈斑锥螺(Fusinus ferrugineus)、淡水大螺(Lymnaea stagnalis)和普通章鱼(Octopus vulgaris)中。APGWamide ...
为了提高多肽在体内的稳定性并避免因水解而迅速降解,共价标记技术已被证明是一种有效的策略。此外,随着下一代点击化学硫(Ⅵ)氟交换(SuFEx)反应的发展,能够靶向包括赖氨酸、酪氨酸和组氨酸在内的多种亲核残基的芳基磺酰氟基团(ASF)因其高稳定性和高反应 ...
虽然胰 高血糖 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GLP-1 RA)最初开发是用于治疗2型 糖尿病 ,但在研究中,研究人员发现,GLP-1 RA还能够帮助超重和肥胖患者减重,效果十分显著,并且与是否合并糖尿病无关。
遇见/内容抗菌肽因其在宿主天然免疫中的作用,被视为潜在的应对细菌耐药性的抗生素替代品。然而,许多天然抗菌肽活性较低且代谢不稳定,需对其氨基酸序列进行理性改造进而提升活性。但目前针对特定抗菌肽的数据通常稀缺(小样本),难以对其庞大的化学空间进行有效改造 ...
众所周知,抗体偶联药物(ADC)是近年来肿瘤治疗领域的研发热点,截至目前全球范围内已有十余款ADC药物获批上市。随着越来越多的企业在ADC药物领域布局,其研发管线日趋拥挤,出现了靶点和适应症布局集中的现象。同时,随着ADC药物应用与研发的不断深入 ...
《iMeta》是由威立、肠菌分会和本领域数百位华人科学家合作出版的开放获取期刊,主编由中科院微生物所刘双江和荷兰格罗宁根大学傅静远教授担任。目的是发表原创研究、方法和综述以促进宏基因组学、微生物组和生物信息学发展。目标是发表前10% ...
细胞穿膜肽(cell-penetrating peptides,CPPs)是一类具有细胞膜穿透能力的多肽,可以作为药物载体携带大分子物质进入细胞,其因低毒性和多组织普适性 ...
在药物效果方面,最新研究表明,替尔泊肽是目前表现最好的药物,其在72周内的总体减重达到17.8%,接着是司美格鲁肽的13.9%和利拉鲁肽的5.8%。而且不同药物的减重效果并不尽相同,可能与个体差异、生活习惯等因素相关。具体来说,在68周内,司美格鲁肽以2.4mg剂量显示出最好的效果。此外,一项针对50mg口服剂量的试验,表现出12.7%的减重幅度。
image: Pal-DMPOP由CD47/SIRPα的阻断肽、PD-1/PD-L1的D肽阻断剂,以及N端的棕榈酸尾巴和linker组成,该设计能让Pal-DMPOP抵抗血清中酶的 ...
Nuritas由Dr. Nora Khaldi于2014年创立,致力于结合信息技术与生命科学的优势,利用人工智能加速植物中难以发现的生物活性分子——肽(peptid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