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华北平原上重要的湿地生态系统,雄安新区白洋淀由上百个淀泊组成,苇丛是淀区最常见的风景,自古就有“一淀芦苇一淀金”的说法。 隆冬时节的白洋淀,冰封的湖面宁静清冷,苇丛之中却是一派“冬闲不闲”的热闹景象:芦苇摇曳着金色穗头,飞扬的芦花中,打苇人挥舞工具,忙着收割、打捆、运输芦苇…… ...
2017年以来,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持续向白洋淀及上游河流进行生态补水。 白洋淀里的“新访客” 目前,白洋淀水位稳定保持在7米左右,淀区面积 ...
过去的一年,我省生态补水成效显著。省水利厅统筹各类水源向90条(个)河湖实施生态补水52亿立方米,形成有水河长4655公里,水面面积306平方公里。永定河连续两年保持全年全线有水,大运河、滹沱河、滏阳河等50条河流全线贯通。重点河湖生态流量达标率连续4年达100%,补水河道条数、最大有水河长、水面面积、河道贯通条数均创历史新高。
白洋淀淀阔水清,风景如画(央广网发 雄安新区生态环境局供图) 生态好不好,鸟儿最知道。 目前,白洋淀野生鸟类已增加至292种,较雄安新区 ...
即将过去的甲辰龙年很不容易、极不平凡,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指引下,在省厅党组和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定州市生态环境局坚定不移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在攻坚中成长、风雨中前行,闯关夺隘、攻城拔寨,推进生态环境事业发展取得了新的进展。
京津冀协同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会组长、中国工程院主席团名誉主席徐匡迪院士表示,新区开发建设要以保护和修复白洋淀生态功能为前提,白洋淀生态修复也离不开整个流域的生态环境改善。要从改善华北平原生态环境全局着眼,将白洋淀流域生态修复作为一项 ...
“白洋淀生态环境这些年焕然一新,水域面积开阔了,水质也变好了,不少候鸟成了留鸟。”12月24日下午,几只白骨顶鸡正在水面嬉戏觅食,张学农 ...
至此, 白洋淀 野生鸟类增加至295种,较雄安新区设立前增加了89种。其中,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鸟类13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鸟类54种,国家“三有”保护和其他级别鸟类228种。
先后组织所属26家子企业400余人的专家团队,全面参与新区“1+4+26”规划体系编制,持续输出《白洋淀生态环境治理和保护规划(2018-2035年 ...
至此,白洋淀野生鸟类增加至295种,较雄安新区设立前增加了89种。其中,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鸟类13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鸟类54种,国家“三有”保护和其他级别鸟类228种。 野生鸟类是环境质量的“生态试纸”,其种群数量和种类丰富程度能客观反映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