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方县,有一种古老而精美的手工艺品——大方漆器,它承载着千年的历史与文化,以其独特的制作工艺和浓郁的地方民族特色,成为中国工艺美术的瑰宝。而在这背后,有一位年轻的政协委员,他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为大方漆器的传承与发展贡献着青春力量,他就是高焱。
“在中国传统文化的话语里,蛇作为文化符号本就有长寿、长久之意,传统漆艺作为拥有7000余年传承历史的古法工艺,两者在文化意义和历史意义上本就十分契合。”漆器制作技艺非遗传承人肖云峰1月21日接受采访时表示,春节申遗成功后即将到来的第一个农历蛇年,他计划推出一系列以蛇为主题的漆器作品,并将独特的“十二花神”文化元素融入其中。
地球是一个奇迹历史|中国将国家地理中文网设为星标方能收到正常推送武王墩墓出土的漆木俑头是中国墓葬中首次发现的此类文物。楚国人是著名的漆器制作大师,漆器的制作方法是将从漆树中提取的树液涂在木制底座上。|新华社这是一座拥有2200年历史的古墓,位于中国安 ...
这个春节毕节纳雍滚山珠、大方漆器登上央视非遗春晚舞台滚山珠的表演者身着苗服、手持芦笙灵动地跳跃展示着高难度动作将毕节纳雍的非遗舞蹈“滚山珠”生动呈现在荧幕上苗族芦笙舞“滚山珠”原名“地龙滚荆”,苗语叫“子落夺”是流传在纳雍县猪场乡一种世代相传的芦笙舞 ...
14 天
文化大家看 on MSN探寻中国漆器发展的历史轨迹穿越时空隧道,跟随历史的车轮,回溯过去,从汉唐盛世到风雅世俗的宋代,到疆域覆盖大半个亚洲的元代,再到风华绝代的大明王朝以及文化多元发展的清代初期,一条横贯千年、古老漫长的丝绸之路上,通过丝绸、绘画、香料、茶叶等物质载体进行传播与交流的活动绵延不绝。
春秋战国时期,漆器广泛用于生活用器、乐舞器、车马器等等,而楚式漆器髹饰技艺代表了这一时期漆器的最高水平。2011年,楚式漆器髹饰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让我们走进湖北荆州,了解这门绵延三千多年古老技艺。来源:湖北税务 ...
来自MSN2 个月
漆器爆火!实探成都漆器厂:“百里千刀一斤漆”,一个漆碗需近30 ...成都漆器厂 “ 百里千刀一斤漆 ” 从凌晨割到日出, 过敏 是家常便饭 成都漆艺,是四川省成都市一项历史悠久的传统手工技艺,也是国家非物质 ...
来自MSN1 个月
李子柒回归,带火“漆器”!这项非遗,到底有什么魅力?近日,知名网红“李子柒”时隔 3 年在社交平台公开更新两条视频。视频一经发布,#李子柒回归# 的话题便冲上热搜,其中大漆视频观看量达 1.4 亿次。
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讯(记者戎钰 通讯员陈丽新 许静思)极目新闻记者获悉,2024年“湖北六大考古新发现”评选已于近日启动,湖北襄阳宜城王家岗北墓地年度新发现进入初评名单。 宜城王家岗北墓地位于湖北襄阳宜城市小河镇联盟村王家岗自然村东北,为 ...
湖北日报讯 (记者海冰、通讯员许静思)1月11日获悉,我省襄阳宜城王家岗北墓地发现西汉末期纪年墓,出土稀有纪年漆耳杯,杯底近座处刻着生产 ...
2025年春运期间,中国铁路成都局集团有限公司联合川、渝、黔三地文旅部门,在川青铁路、巴南高铁、沪昆高铁、成渝高铁等多条高铁线路上开展了“高铁非遗文化节”活动,结合线路特点,将羌年、剪纸、舞狮、侗族大歌、川剧变脸、彝族漆器、四川漆器等多项非遗项目“搬”进车厢,让旅客们在出行途中乐享“流动文化盛宴”,这种“流动的文化课堂”让春运旅途真正“走心”又“走新”。
近日记者获悉,宜城王家岗北墓地发现西汉末期纪年墓,出土稀有纪年漆耳杯,杯底近座处刻着监造者姓名,历经2000余年清晰可见。 为配合基本 ...
一些您可能无法访问的结果已被隐去。
显示无法访问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