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激发学生对戏曲艺术的热爱,2025年4月10日,金陵小学第三届昆曲牡丹节特别策划了“专家进校园”活动。现场由冯美玲副校长主持,一二年级的孩子们参与其中。在昆曲表演艺术家的带领下,沉浸式体验昆曲丑角的独特魅力,通过趣味互动感受传 ...
在当今快节奏的社会中,往往会忽视那些承载着深厚文化底蕴的传统艺术形式。而昆曲,作为中国传统戏曲的瑰宝,正是那个需要被传承与弘扬的文化象征。2025年4月10日,金陵小学迎来了第三届昆曲牡丹节系列活动,其中“专家进校园”这一环节成为惊艳亮相的亮点,吸引了全校师生的目光。这一活动不仅促进了昆曲艺术在儿童心中种下的种子,也让我们得以一窥当今教育界对于传统文化传承的态度和实践。
2025年4月7日,北京大学艺术学院与文化产业研究院联合举办“昆曲传承:守正创新与高校使命”学术研讨会。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昆曲艺术工作者及青年学子齐聚一堂,围绕昆曲的美学表达范式与高校传承使命展开深入研讨,共同探索昆曲艺术在新时代的传承路径,推 ...
全本《牡丹亭》剧照。 上海昆剧团供图 正乙祠戏楼内景。 北方昆曲剧院供图 杨楠楠(右二)在学习昆曲表演。 杨楠楠供图 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参加他所在的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柯军代表在发言中说:“青春版《牡丹亭》,20多年演出500多场,收获观众百万……” ...
4 天
灵境·人民艺术馆 on MSN昆曲演绎唐诗,什么触动了中国人的“文化DNA”触动观众“文化DNA”的,既有“从传统中来”的尊重与继承,也有“向前沿处行”的开拓与创新。
传统戏曲表达了真善美的情感,既能做到古今对话,又能实现中外共情。今年全国两会上,如何让文化“出海”又“出彩”成为热议话题。从2016年的“汤莎会”,到在巴黎举办的“文明遇·鉴:中国昆曲江苏周”,观众座无虚席,大家反响热烈;青春版《牡丹亭》,20多年演出500多场,收获观众百万,无数年轻人被“圈粉”,一出戏普及了一个剧种。江苏省演艺集团用一次又一次成功阐释国风真“顶流”……接下来,昆曲还将首次走进南 ...
作为中国最古老的剧种之一,昆曲被誉为“百戏之祖”。从“一出戏救活一个剧种”到2001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首批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从佳作迭出、新人辈出到观众群体年轻化,昆曲的发展生态焕然一新。 我从12岁开始学习昆曲,从事昆曲艺术 ...
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讯(记者 张湘怡)习近平总书记在2025年3月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指出:“青春版《牡丹亭》,确实年轻人爱看。舞台、服装、人物,都非常美。” 这一重要评价为新时代昆曲艺术传承发展指明了方向。 2025年4月7日,由北京大学艺术学院主办,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北京大学昆曲传承与研究中心协办的“昆曲传承:守正创新与高校使命”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大学举行。会议 ...
数字时代,游戏早已超越娱乐的单一属性,成为承载文明记忆的“数字方舟”。雷火旗下的《倩女幽魂手游》正是这一浪潮中 ...
《风雪夜归人》由戏剧家吴祖光于1942年创作,曾于上世纪五十年代在北京人艺上演。该剧围绕戏曲名伶魏莲生与官僚姨太太玉春的爱情悲剧展开:玉春虽锦衣玉食却精神空虚,看透权贵阶层的虚伪;魏莲生虽受追捧实则身份卑微。两人在灵魂共鸣中萌发真情,计划私奔未成,从 ...
4月9日晚,2025武汉“戏码头”戏曲艺术展演在武汉启幕。本次展演为期52天,将为观众带来京剧、汉剧、楚剧、昆曲、越剧等7个剧种、22场演出活动。展演期间还特别设置“国粹研学”戏曲工坊板块,将组织名家讲堂、汉剧博物馆奇妙日、脸谱绘制、戏装体验、唱段学习等互动体验活动,让展演成为市民游客尤其是青少年开启戏曲大门的“钥匙”。图为开幕演出上海昆剧团全本昆曲《牡丹亭》在武汉剧院上演。中新社记者 张畅 摄 ...
一些您可能无法访问的结果已被隐去。
显示无法访问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