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关古道

梅关古道古称大庾岭路,位于中国江西省大余县和广东省南雄市交界处的梅岭上,是唐朝名相张九龄于716年所开凿。现存梅关关楼和古驿道约8公里,2006年梅关关楼和江西境内的古驿道被列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梅关关楼和广东境内的古驿道被列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秦代,秦始皇秦始皇为方便军队调遣,于梅岭设关,称“横埔 …
梅关古道古称大庾岭路,位于中国江西省大余县和广东省南雄市交界处的梅岭上,是唐朝名相张九龄于716年所开凿。现存梅关关楼和古驿道约8公里,2006年梅关关楼和江西境内的古驿道被列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梅关关楼和广东境内的古驿道被列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秦代,秦始皇秦始皇为方便军队调遣,于梅岭设关,称“横埔关”。唐开元年间,始建“梅岭古道”,而后又于广州设立市舶司,其所带来的经济影响力渐获重视。由于南岭山脉阻碍了岭南地区与中原的交通与经济联系,岭南地区的经济、文化与中原地区来源不同。岭南曾经被中原讥为"蛮荒之地",岭南人民则被称作"化外之民"。直至梅关古道的开凿,令穿越南岭不再被视为畏途。梅关古道成为南北交通的主要干道,沟通中原与岭南的要冲,使南北交通往来更加便利,大批的岭南物资也由此配合河运运输至江淮各地及首都长安。随着广州市舶司的出现,岭南更开始成为中国对外贸易的重要基地,加速了中原的经济重心南移。
  • 地址: 江西省大余县
  • 分类: 古建筑
  • 时代:
  • 编号: 6-610
  • 认定时间: 2006年5月25日
数据来源: zh.wikipedia.org